1、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国财政水利投入从3599亿元增加到5771亿元,年均增长12.5%,累计投入24284亿元,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水利投入17722亿元,占73%。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已开工91项,在建投资超过8000亿元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步伐加快。到2015年底,全国建成大中型灌区7700多处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200多万处,灌溉面积达10.81亿亩,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.88亿亩,灌溉农田生产了全国75%的粮食和90%以上的经济作物。 2、要以水定产,在地下水超采和污染地区,根据水资源水环境承受能力,调整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,减少高耗水产业,调整耕地用途,发展低耗水农作物。要加快推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,实现对主要平原、盆地和岩溶山区地下水的动态监测。在执法检查中,对于因旱作覆膜和节水灌溉覆膜造成的“白色污染”比较严重问题,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研究进行治理。
3、《意见》中列举的九大方面54种情形,都是过去长期发生甚至比较严重的方面。比如,审计署2014年发布的11家央企的审计公告显示,上百亿元投资亏损中,不少看上去十分“任性”,有的企业借给民企20亿元买矿、次年再花40亿元高价回购;近几年,国企走出去步伐加快,大手笔“买买买”,然而不少项目转眼却成了亏损黑洞,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投资打了水漂;还有一些国企,只关心负责人任期内的营收数字好不好看,不切实际追求规模,加剧产能过剩,最后滋生一批僵尸企业。
本软件所提供资讯数据仅供参考,不对您投资构成任何操作建议,风险自负! |